细草穿沙

中国摄影报撰稿人,蜂鸟网摄影专栏撰稿人携程签约摄影师,华盖签约摄影师。 尼康中国认证NPS专业摄影师,(图片非商业转载,需要注明来源,禁止未经授权的商业使用)

© 细草穿沙
Powered by LOFTER

最近隔三岔五就被问

怎么拍好荷花

荷花的绿怎么调

怎么拍出意境


今天对荷花的拍摄做“严肃”的说教😪

01

简单一点,不是很好吗?

今年没怎么拍荷花,原因是不喜欢。

现在很多景区为了招揽游客,每年培植大量的人工荷花在那里,供人观赏,不知道为什么,总是感觉现在的荷花变了,变得“搔首弄姿”,不再是印象中谦谦君子的样子。

我从小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这样的:

灼灼荷花瑞,亭亭出水中。

一茎孤引绿,双影共分红。

“亭亭”的意思就是说“清高,耸立”,不媚气,但却气质清雅。

再或者,至少也应该是:

翻影初迎日,流香暗袭人。

独披千叶浅,不竞百花春。

所以,不竞百花春,这才是我心中的荷花。 (据说每个人喜欢的花,和喜欢的人同类😱)

但话说回来,这也是我的“执着”。其实丢掉意境,喻意,人为赋予的这些内容,荷花和别的植物没有什么不同。

我没有说拍荷花,一定先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意思。就像我此前说的,古建筑,你把它看得高大上一点,它是园林,是传承,是文化。

但丢掉这些人为赋予的外在,本质上,它只是一个适合人居住,住着舒服且养心的房子。

《红楼梦》在红学家眼里,它是了不起的经典,恨不得供起来研究。但在小孩子眼里,只是一帮孩子的情爱故事。

现在觉得,我们这些人画荷花,拍荷花,真的没有必要去拾古人的牙慧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,现在更喜欢民国以来,丰子恺,朱光潜那些大师所倡导的“人本美学”精神。

接地气地说,可以理解为,美是生活里的一种漫不经心。( 我以前一直说的这句啊,美是漫不经心,太认真,就变成做学问了,生活已经很累,就不要再上枷锁了)

比如拍荷花,忘记唐诗,忘记宋词,忘记那些能束缚你天性的东西。  (ps: 话说最近梅雨和闷热的加成,我越发不喜欢宋词里的伤春悲秋,太渴望“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”里那股不潮湿的风,烘干一下湿漉漉的心。😳)

天性是什么?

就是你看荷花像淑女,那就拍出婉约含蓄;如果觉得她“春心荡漾”,那就拍出“搔首弄姿“。 都行,美又不是永恒的,不过都是一时的感觉,最怕用一个标准去华山论剑,一统江湖。

02

不要束缚了自己的天性

很多读者应该还记得,前阵子我发过一个民国的老课文,内容是:


万年桥边小池塘,

红白荷花开满塘。

上桥去,看荷花。

一阵风来一阵香。


你看这读起来多轻松啊,老少皆宜。

以前最早的很多五言诗不也是这样的吗?

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 这样的句子,读给大街上卖冰棍的老太太听,也肯定听得懂。(不止卖冰棍的,其实扫大街也听得懂。😌)

话虽然这样说得简单,可从简到繁,又去繁至简,我走了二十多年的历程。

小学一年级的生日,父亲就送我了一套《少儿启蒙文库》,大概是,联语,典故,古诗,千字文,三字经。 后来到了五六年级,从五言诗开始迷上了七律,初中时以偶尔写个七律为荣,因为平仄有序,对仗工整,可以表现出与同龄人的不同。 (人都有过那个最美好的虚荣年华 😂)

再后来,喜欢宋词,絮絮叨叨,伤春悲秋,显得有文气。

这几年,回过头去,重新爱上了五言诗,开始觉得,写好五言诗更难。你看二胡就两根弦,古筝有二十一根弦,但懂民乐的都知道,二胡比古筝难学得多。 (我学过古筝,所以有发言权,不是乱说。😁)

现在是真心觉得简单多好啊,简单本身就是美好。

十年前,我给你说:大道至简,那一定是掉书袋,乱用典故。现在我和你说:大道至简,是出自内心这样认为。

所以,怎么拍荷花,以至于怎么拍这个世界,你真的随意,越简单越好。(当我没说,不要骂我 😂 ) 我现在不喜欢人为的赋予内涵,意义之类。(最近看到很多摄影初学者拍的荷花都很有创意,真的比我好。)

越简单,人的天性,就越容易被发掘。你可以把荷花和古典拍得很斯文,也可以拍得很可爱。

打破那些条条框框,人就活了,人活了,拍的东西才能活。你也可以拍一个东倒西歪的荷花出来,美其名曰,她喝大了。

要知道,美本身极其柔弱,但却不可征服。 (PS:是不是现在理解 “细草穿沙”的意思更多一些了 😄 ) 


评论 ( 4 )
热度 ( 84 )
TOP